
5 G的建设仍在如火如荼的进行,但6 G的世界之战却已经打响,而且竞争也是前所未有的激烈。所以,这场全球6 G的争夺战,究竟是为了什么?中国在这个竞赛中的地位是怎样的?
要了解6 G之争,还得从2 G,3 G,4 G说起。在移动通讯发展初期,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,掌握了大量的核心技术。
有了这些专利,他们完全可以让全世界的手机厂商,都成为他们的员工。
但进入5 G时代后,华为和中兴等中国公司却在5 G的关键技术上动了欧美“奶酪”。
截止2022年上半年,全世界已经申报了超过210,000个5 G标准必要专利,覆盖47000个家族。中国申报的专利数量为18,000个,占全球的40%,居世界之首。
这意味着,那些坐收渔翁之利的西方通讯巨头,已经走到了尽头。而在更高的层面上,则会被认为是西方国家的实力下降,实力下降,对全球的掌控力受到了影响。
因此,无论是5 G也好,6 G也好,竞争的无非就是利益,谁对通信产业链的主导权,谁对技术革新的主导权。
中国已经建立了337.7,000个5 G基站,到2023年年底,位居世界前列。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美国现在只有区区数十万个5 G基站。
也正是因为如此,5 G战争的结果已经注定,近些年来美国为了重拾6 G的统治地位,已经做出了“弯道超车”的决定。
6 G,也就是6 G。相对于5 G,6 G将会是一个完全连通的地球上的无线和卫星通信。在6 G的基础上,再加上6 G的支持,可以让网络的信号覆盖世界的每一个角落,不管距离多远。
此外,基于 GPS、电信、地理影像、地基6 G等多个卫星系统的协同支撑,实现对天气预报、快速响应自然灾害等功能。
6 G网络将会是5 G的百倍以上,达到1 TB/s,也就是说,无论是无人机还是无人机,都可以很轻松地控制,而不会有丝毫的网络延迟。
前不久,美国在6 G上已经有了重要的进展。所以,所谓的“突破”,究竟是什么程度?
根据一项国际调查,到2023年年底,世界范围内6 G相关专利中,美国占35.2%,达到7040项。日本提交了1982件,占9.9%。欧洲占8.9%,韩国占4.2%。
其中,中国以8074项为最高,占总数的40.3%。在技术领域上,中国在6 G方面的专利数量集中在通讯、量子、基站、人工智能等9个核心技术领域,可谓是“含金量”极高。
从这一点来看,即便是在6 G时代,中国依旧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。美国也未能达到“换道超车”的目的,靠着专利壁垒坐收渔翁之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。
